博客年龄:17年9个月
访问:?
文章:418篇

个人描述

姓名:北坡 年龄:半百 已过 位置:中国

《废都》是本再正经不过的小说

分类:自言自语
2020-07-11 09:19 阅读(?)评论(0)


一部电影演完了,如果你还呆坐在影院的椅子上,一动不动地看完片尾冗长的字幕,那基本可以断言,这电影一定不赖;同样,一篇小说看完了,如果脑子里总放不下故事里的人物情节,日子一天天过去,这股劲儿却老过不去,“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那也可以断言,这篇小说一定堪称佳作。

《废都》就是这样一篇小说。

什么时候买的《废都》我已经不记得了,第一次看它却是在被禁了十六年后的今天。十六年里有不少人骂过这篇小说和它的作者。其中最典型也最易记的说法,大概莫过于王朔所说的:《废都》是扒厕所的东西,作者颓废到无聊的程度。

虽然我蛮喜欢王朔,但他这句评语(如果真是他说的),我实在不能同意。

就像阅读《金瓶梅》一样,如果全神贯注盯着性描写不放,不论读后是大呼过瘾还是恶语相击,就算不说其龌龊,起码也是浅层阅读。王朔当然不会这样。那么“扒厕所”这三个字出自他的口,我估计他是没静下心来仔细阅读小说文本。

《废都》实在是本再正经不过的小说。

在我看来,整部小说写的全都是作家内心里的苦与闷,是“如今识尽愁滋味”的仰天长叹。尽管小说主人公庄之蝶隔三差五地跟朋友对酒当歌抑或和几位女性颠鸾倒凤,背后却无不映射作家本人精神上无人以告的苦闷。作者解恨似的让庄之蝶自甘堕落“破罐破摔”,实则是来纾解宣泄他对当下名流(包括他自己)“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而承受的无可奈何与懊恼愤怒。

众所周知,贾平凹是为闻名遐迩的大作家。他的《废都》可贵之处在于,给我们读者详细解构了“高处不胜寒”的“寒”是怎样高冷到寒彻心骨。

 

小说末尾附了篇作者写的《后记》。感情真挚又非常坦诚,宛如一个人喝到酩酊对哥们儿倾诉愁肠、倒出满腹憋闷委屈。

他说:“出门在外,总有人知道了我是某某后要说许多恭维话,我脸烧如炭。别人还以为我在谦逊。我谦逊什么呢?我实实在在地觉得我是浪了个虚名,而这虚名又使我苦楚难言。”

“这些年里,灾难接踵而来,先是……,再是……,再是……,再是……,几十年奋斗的营造的一切稀里哗啦都打碎了,只剩下肉体上精神上都有着毒病的我和我的三个字的姓名,而名字又常常被别人叫着写着用着骂着。”

“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的经比别人更难念。对谁去说?谁又能理解?”

“我这么神不守舍地捱着日子,白天害怕天黑,天黑了又害怕天亮。我要彻底毁掉我自己了,但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

“我并没有迷醉于声名之中,我才痛苦得不被人理解,不理解又要以自己的想法去做,才一步步陷入了众要叛亲要离的境地!”

 

贾平凹坦言,《废都》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完成的。

 

作为局外人,请慢一点看这些话,把它们像一根苦丁茶似的放进嘴里细细品咂。尽力想像那种没人理解、无以言告、众欲叛亲要离、积郁已久欲哭无泪即便嚎啕大哭也不能释怀的孤独痛苦。我们作为旁人局外人,反复咀嚼这样的句子,方能挂一漏万地品味个中滋味。或许,我们也不用太过“尽力”,品着品着就会发现原来这样的苦,我们也曾有过,似曾相识,并不遥远。

 

  最后修改于 2020-07-11 15:01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